点击排行

无标题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村小校长关爱国培班学习必得体会(刘龙英)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10

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更多的了解了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经验。下面我将本次培训的学习内容和我的一些思考简单汇报如下。

做一个任性的校长

“做一个任性的校长”是桂林市育才小学莫玉霜校长本次讲座的主题,她从校长的气度、人格魅力、智慧力、创新意识来阐述校长该如何“任性”。校长的气度指的是要有底气、大气和锐气。我们要用正气、灵气和才气来充实自己的底气,才能让教师们信服。莫校长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校长大爱的境界;面对难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校长大义的表现,无畏和开拓精神则是校长魄力的展现。做好一个校长就是要把准“方向盘”、蓄满“一桶活水”、擂响“进军鼓”。校长有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才能引领团队办出有特色的教育。

同样,在国培库专家商南花博士的讲座中,也提到过校长首先要多学习,研究一些专题,就可以在平时讲点“牛话”,做点“牛事”。她关于“人微言轻”新的解释则为“你不专业,讲话就没人信”。她是教育学博士,在家校沟通中,碰到家长的不理解总能从教育学出发,“牛话”讲的家长心服口服。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她们是寄宿制学校,每周五下午孩子们都要坐教育局安排的校车回家,很多孩子到家已经晚上七八点了。后来商校长调整每周五中餐后放学,避开坐校车高峰期。很多家长打来质疑电话,商校长三个问题就将此矛盾轻松解决了。第一,您的孩子学习退步了吗?第二,以前每周五等孩子回家心里焦虑吗,吃过冷饭菜吗?第三,现在孩子回家是几点,你们是否多了一点亲子陪伴的时间且能轻松进餐?       

感动教育润物无声

洞口县城关一小杨晚云校长提出“感动教育”,她以学校管理实例为线索,向我们介绍感动教育的魅力。校长用真挚的爱心成为感动学生的第一带头人,校长首先通过精心策划“爱的教育”活动,用校长真情打动教师;洞察教师一言一行,用精美文章感动教师;充分展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用榜样的力量感化教师。一所学校的教师好了,学生就好了,学校自然就好了。杨晚云校长非常重视细节感化教育,她说每周一会给教师人手一张“本周工作安排”,右下角会附有一句激励性质的小名言,传递正能量;每逢教师节、元旦节、教师生日都会亲自写上祝福语送给老师,儿童节和元旦节都会发棒棒糖给学生;每年春节布置学生“三句话”、“三件事”的任务。跟父母说三句话:您好!您一年来培养我辛苦了!春节愉快!给父母做三件事:夹菜、鞠躬、做一件家务;校长还会写工作日志,日志中大多写些老师的工作状态,包括优秀的或者存在困难的,几乎每个人的细小事迹都会记录在册;校园钟声、早中晚音乐都是精心设计的,让每一棵大树都会说话;且经常教育师生“学校荣辱,我的责任”、“走出校门,我就是学校的形象大使!”,以此提高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莫玉霜校长说“教师要做中医,而不是做西医。要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生”说的同样是感动教育的重要性。

在文化孕育中发展学生

    在本次培训中,与我们的现状最接近、相类似的就属吕海龙校长的马坪学校、杜欣校长的中河街小学了。在吕校长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个陈旧村小的蜕变,他能把自己土砖屋、坑坑洼洼的操场,变成那么优美的学校,还能承办国培项目,成为课改示范学校,真是了不起。他校的办学目标是“办自然生态教育,育阳光幸福师生”,以全新的课堂发展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把课堂交给学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杜欣校长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有特色的,她能围绕一个主题,确定基调色,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最重要的是她在文化建设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学生爱玩的天性,尊重学生,设计“涂鸦墙”、“泼水节”,让孩子们喜欢学校的文化,自然而然就会保护好自己喜欢的东西。

正在尝试实践的内容

本次学习,听了很多专家和教授的讲座,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提炼成理论知识来指导我们实践。当然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但理念和发展方向是好的,还有很多细节是可以调整借鉴的。

第一,我根据杨晚云校长的升旗仪式流程结合自己学校实际,确定学校升旗仪式。1.出旗。2.奏国歌,升国旗。3.全体师生进行一个简短的宣誓仪式: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发奋学习,精忠报国!4.齐读校训:每天一点超越,做更好的自己。5.国旗下主题讲话。6.主持人评价本次升旗仪式。宣誓和读校训不仅增强仪式感,而且激励师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

第二,结合杨晚云校长的感动教育,我在学校周工作安排表的基础上,增添“每周工作安排”并附上爱心小标语在周一早上发送给每位老师。通过两周的实践,效果非常好。一是适时提醒相关老师及时完成工作,减少开会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让老教师无形中看到青年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量,减少攀比和矛盾的产生。

第三,刘翔民教授的人格、修养、学识、格局无不让我佩服。他说人一周要读一本书,要坚持不断学习和充电,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才有机会成为一个好校长。在他的思想引领下,结合我区“悦读家园网”工作,校务会研究决定开设好班级图书角,每周统一安排两天时间,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校长和老师们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以上三点,是我在本次学习培训中借鉴的好经验,当然还有很多指导性的理论和专家办学经验,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调整、磨合。商南花专家说我们的学习要像蜜蜂一样,采百家花粉酿自己香甜的特色蜜。本次培训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万岁庙小学    刘龙英

                        2017年10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