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区教育科技局-师生随笔-蒙山归来话课改
文章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0-13
蒙山归来话课改邵阳市北塔区协鑫阳光小学校长孟应周 带着对蒙山传奇教育的景仰,揣着课改实践产生的困惑,怀着对北塔教育前景的憧憬,9月24---27日,我随北塔区教育局组织的校长、教导主任学习团,奔赴蒙山考察学习。几天的时间里通过讲座、座谈、参观、听课,零距离感受蒙山教育,为蒙山教育的点点滴滴而感动、折服、惊异。走过蒙山,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们慢慢领悟,逐步尝试。以下几点是我个人感触最深之处,也是蒙山归来最想与大家分享交流之处。 一、课改之路,管理先行。 从李世朝局长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蒙山教育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细致,一整套课改管理、考核、评价及推广机制,与绩效考核挂钩,与岗位挂钩,系统规范,具有可操作性,涉及到课改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师的备课、听课、学习、反思、巡课、评课等,涉及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依据这一套制度,每一个老师都要分期分批上好课改过关课,每一所学校都要通过课改达标学校、课改示范学校的挂牌认可,所有制度深入到每一个老师的心里,为每一个老师的工作注入了动力,保证了课改工作的强力执行。对比之下,我们学校虽然也制定了课改工作的一些措施,有些也与绩效工资挂钩,但都显得零散、随意,不系统,不全面,可操作性不强。大多数学校课改拿不出专门的经费,为求学校和谐,为避免各种矛盾,绩效工资挂钩也不敢有大的动作,这样一来,搞不搞课改从个人角度来讲,经济上影响不大,工作暂时要辛苦很多,那么教师可能会选取逃避或被动而为了。比如我校上学期课改人员期末补助200元,与老师们付出的劳动是很不相称的。所以,目前我们的制度充分不能调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也难以保证课改的强力推进。因此,出台全区性的课改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二、校园文化,匠心独运。 漫步在蒙山的大街小巷,穿行在蒙山的乡村小镇,没有考察蒙山的经济指标,单从蒙山的基础设施、商业氛围以及老百姓的住房、衣着等表象来看,蒙山的经济不如北塔,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也不是一流的;从课堂来看,师生的基本素质也未必强于我们,可是每一个课堂,教师微笑的面庞洋溢着幸福,充满着自信;学生一举手一投足是那么大气、沉稳,所有师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在我们学校不常看得到的。这些都得益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蒙山,校园文化与课改同步进行,课改使校园文化更具内涵,所有学校都浸润在浓浓的课改文化之中。李世朝局长本人对校园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与研究,首先,他把校园文化置于很高的地位,全县有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文明校园评比方案;学校管理者都外出考察校园文化,教育局多次召开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全县所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到校园规划、文化定位,小到学校绿化、黑板设置,局长都亲自参与,现场办公,指导把关。所以,全县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校门恢弘大气,环境优雅,绿化率高,实现环境影响人。其次,学校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有机结合。除了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绿化、校园校舍等精心设计,学校课改标语、课改感悟、课改评价、师生作品随处可见,走廊、教室、黑板、墙壁到处都是师生学习生活展示的平台,到处都是学校课改文化的缩影。此外,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经典诵读、阳光体育、艺术节各种活动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新圩中心小学阳光大课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学生的古诗诵读表演让我们耳目一新,课间活动集运动、游戏、表演于一体,感觉这样的学校才是孩子的乐园。蒙山的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学校,最快乐的地方是学校。反思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没有目标,没有底蕴,只追求表面文章,文化没有植入人们的内心,更不能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在蒙山,不管学校大小,都有升旗台,都有荣誉室,新圩镇中心小学荣誉室的奖牌超过了我们区内任何一个学校。蒙山教育局设置的奖项也是我们见过最多的,如“中小学常规管理目标奖”、“校园文化管理先进学校”、“课改先进学校”、“十佳课改教师”,还有一些我们都没听说过的奖项,如“基础年级教学成绩奖”、“六年级水平测试奖”等等,据了解,很多学校每年基本上都有一半老师获奖,辛苦了一年,获得了肯定,提高了老师工作积极性。荣誉室都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时刻督促激励师生们加油、进步。我们的学校没有荣誉室,很多的学校甚至没有升旗台,而升旗仪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平台。通过文化塑造人,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课题,课改文化我们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三、高效课堂,关注细节。 打造高效课堂课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蒙山的经验告诉我们,关注细节,落实细节。运用新课堂模式教学中,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对教育局提供的模式进行自我解读,结合自身情况,再细化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有的模式,如新圩镇小学“一三四二”、西河镇小学“五步乐双赢”、蒙山镇小学“三六一双向构建”、黄村镇小学“一三五”模式。此外,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流程,学生应该怎样,老师应该怎样,学校也有专门的规定。在课改实施中,碰到的问题一一组织解决落实。如学校专门就“怎样寻找展点?”、“如何进行展示?”展开研讨。培训分别有针对学生和老师的,培训方式有专项的、渗透式的、实践式的、结对的等等。我们的老师通过几次培训后,教学流程熟记于心,每天上课照流程走,但是碰到细节问题常常无从所措,如展示时,展点过多,任务完不成;质疑探究时,学生问题扯得太远,老师收不回。我们的课堂要学习蒙山,从细节入手,剖析诊断,加大培训,细化流程,适于操作,提高课堂的执行力,实现我们的高效目标。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北塔教育人已大胆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现在,有学景教育专家的引领,有蒙山教育实践的借鉴,只要我们目标一致,坚定信心,脚踏实地,课改必将成功,北塔教育梦也一定能实现! 2014.10. 【关闭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