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北塔区教育科技局-师生随笔-精心呵护“另类生”的心灵
按照字面的理解,“另类”指非主流的思想,或指思维独特。所谓的“另类学生”,大概就是指那些经常调皮捣蛋、不思进取、各项指标不达标的学生。“另类学生”在一个班级中虽为数不多,破坏力却不小,这些学生爱惹是生非,经常给别人带来困扰,也让老师们头痛不已。如何看待另类学生,引导他们发展个性特长,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宽容对待,呵护心灵 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 “另类学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遭受冷落,心灵上遭受到伤害。虽然他们看起来对什么都毫不在意,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因此教师对 “另类学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和他们以心交心,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只有用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我曾有个学生,他性格十分倔强,有一天放学后,他与同学争吵,打了别人一拳,我要他认错,他却脖子一扭,说:“那是他自找的。”我一听,不由火冒三丈,明明他做错了,不但不认错,还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批评他,可我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放学后,我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再从打别人,也许会造成受伤说起,让他将心比心,使他明白,如果一个人学会谦让,那将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没事;如果遇事斤斤计较,那不仅自己无快乐可言,还伤了同学和气。后来在班里还开展了“互相谦让,心灵更美”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宽容和大度的好处,讲讲心胸狭窄的坏处。从循循诱导中,他懂得了宽容地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 “人非圣贤,敦能无过”,对待学生的过错,教师应用一颗宽容和慈爱的心去包容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去宽容他们,用爱去呵护他们,让学生在错误中认识自己,重塑自己,而不应让他们在一次次训斥和惩罚中迷失自我。
二、尊重人格,维护自尊 教师与“另类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而另类生也是成长着的一代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天地和想法,既单纯又爱惹是生非。他们只不过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不太合乎正常的水准要求。在内心深处,他们渴望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老师多一份爱和宽容,而不是挖苦和讽刺。尽管他们调皮多事,但也都有着脆弱的自尊心。一旦当众被羞辱,就很难调整心态。因此,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使其感觉到教师时刻在注视着他们,而不是忽视和歧视他们。 三、挖掘亮点,张扬个性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另类学生”尽管有时蛮横刁钻,无理取闹,遇事不冷静,自控力低,但他们总有许多可爱之处。有时他们的大叫大闹,也许是想引起老师、同学对他的注意。如果这时采用强硬的手段来处理这些不好的现象,不但没有作用,反而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学生,就必定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美的东西,所以教师要“慧眼识英才”,委以重任,把一些班级工作分配给他们去做,如小组长、纪律监督员等,让他们在工作中,在为同学服务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找到在班级中的位置。 我教的班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不听讲、随便说话,课后总是骚扰别人,但他的绘画令人惊叹。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经常开导他,并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有一次,我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他,为了画好这期黑板报,他很尽力,结果得了年级第一名,还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于是我以此为突破口,让他负责每期的黑板报,还给他配了一些成员。他找准了自己在班里的位置,自觉性也提高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赏识学生,激发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教育“另类学生”的工作中,表扬激励也极为重要。 “另类学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 我班的小李同学,他喜欢表现自己,对班级工作也挺热心,但是这个同学性格比较好动,上课最爱接嘴,常常把全班同学逗得哄堂大笑,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改正,可是收效甚微,为了能有效地约束他,我让他当班上的纪律委员,他还真就管住了那张以前张口就说的嘴,上课时他不再接嘴,每次老师提问题,他都积极思考,当被点名回答时,他别出心裁的发言总是让所有同学都不得不佩服。 总之,另类生和普通生一样,都有着纯洁向上的心。只要教师能及时帮助他们,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实他们的精神营养,完善他们的人格塑造,“加类生”也一样会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播者、创造者。 【关闭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