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无标题文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新闻

民生教育润万家 ——打造精品北塔系列报道之教育篇

文章来源: 作者:通讯员 李爱国 黄燕华 实习生 唐文静 发布时间:2019-08-20

    整齐的教学楼、开阔的操场、完善的教学设备……7月25日,记者走进北塔区协鑫阳光小学,处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之前学校条件差,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到市里上学。‘全面改薄’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孩子们又都回来了。”该校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该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和动力,促使该区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天道酬勤,该区在全市率先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省“教育强区”、省“义务教育单项优秀”等荣誉捷报频传。

    高位推动出实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直以来,北塔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该项工作列入了“书记工程”。 区委书记仇珂静多次在会上强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定期听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数次调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切实解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责成有关部门做好督办工作,有效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落地落实。

    近年来,该区相继出台了《北塔区教育均衡发展固本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北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要求各乡(街道)、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通力协作,为联点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排忧解难,为学生安全管理构筑“铜墙铁壁”。同时,该区拟定投入2亿元改善全区的办学基础条件,并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区委区政府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实行考核、奖惩、问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固本强基促实干        

    “实干兴邦。”而教师在教育实施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北塔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其视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狠下功夫。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该区通过自学、新载体讲座、集体学习研讨等方式深学透悟笃用,牢筑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引导教师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和北塔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做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扎实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大力推进“卓越教师”国家及省市区四级培养计划,提升教师活力;建立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组本教研的四级教研网络体系,夯实教研内涵、优化教研资源、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力争培养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业务学术团队。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待遇。严格落实中小教师定期体检、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和教师周转房政策,深化教育领域职称、人事、考核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此外,该区还采取公开招聘、公开遴选、实行“区直管校”、编制内和编制外同工同酬等多种方式,力求全面打造一支有担当、有责任、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稳步推进见实效

    城镇化进程快马加鞭,带来了城区学校班大人多、农村学校寥寥数名学生的“怪象”。究其根本,在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家长们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城区学校就读。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北塔区投入25394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薄弱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对全区所有农村学校的校舍内外墙、门窗进行更新,打造标准篮球场、水冲式厕所及标准式钢木课桌和“班班统”网络教室,从源头上破解农村学生“舍近求远”问题。“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办学条件日趋一致,农村生源开始回流。”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七小学前几年人数不足100人,今年上半年达到150人,预计下半年可达到200人。

     同时,为了解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陈家桥乡片区以及周边群众子女入学难问题,经市政府同意,该区在陈家桥杨旗岭新建一所芙蓉学校,该学校预计今年9月动工,明年秋季开始招生。该学校将开设24个小学班,可满足进城务工子女和周边群众子女入学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