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北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 2016-11-26 16:31 来源:北塔区政府 【字体:

序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区全面实施“路网拓城、商贸活城、生态秀城”战略,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文明滨江新城”和全市两型社会示范区的重要时期,全区将在该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划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将是引领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宜居宜业宜游文明滨江新城”目标,大力实施“路网拓城、商贸活城、生态秀城”战略,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狠抓重大项目落实、重大问题解决、重大工作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8%,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5.3%,超规划目标1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606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5%,超规划目标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9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7%,超规划目标3.7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5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1.1%,超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逐年降低,从2010年的1.398下降至2015年的0.727,降幅远超“十二五”预定目标。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10.4∶59.1∶30.5优化至2015年的9.1:55.7:35.2。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8393.4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43901万元,全区初步形成“鲜活农产品供应、城郊休闲农业”两大主导产业,陈家桥蔬菜综合产业园、苗儿蔬菜基地等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势头良好;九牧、华达、枫林等大型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全面完成标准化改造;新建各类农家乐20余家。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0.9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8.13亿元,年均增长14.1%。湘窖酒业、李文食品、恭兵食品、东信棉业等骨干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新引进的中恺钢化玻璃、恒远混凝土、东峰电器等项目投入生产,湘窖配套产业园、印刷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麦香缘食品等项目启动建设。

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产业快速发展,休闲旅游发展态势较好。湘瓷竹木建材市场一期竣工投入营业,二期建设顺利推进。新引进了汽车生态城、巨龙五金汽配城、义乌小商品城、广大环球家私城等大型商贸物流项目。中信银行邵阳分行成功落户。湘窖生态酿酒园、北塔生态园、桂花湾生态园、丹霞山庄等成为市民休闲游热点线路。中驰第一城、宝城花苑、广厦名都、世界钰园等在建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龙山和苑、湘中名都、上城公馆等新建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西湖北路提质和立面改造、魏源中路东段改造全面完成。江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并成功运行。北塔路南段、龙山路中段、云山路中段竣工通车。市府路、九江路、青云路、魏源中路西段、桂花大桥及雪峰大桥项目进展顺利。二广高速连接线完成水稳层建设。枫江防洪堤完成2000米防洪堤身、南北涵闸及附属设施建设。启动了江北污泥处理中心和怀邵衡铁路北塔段的建设。

便民设施不断改善。新建小游园3个,新建改建资园、西湖桥、高撑、陈家桥、新滩等9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改建公厕24座、垃圾中转站11处。完成26条小街小巷的改造。

农村设施大幅改善。大应路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整区推进项目全面推进。河上桥等6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完成11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茶元头乡、陈家桥乡28个村3.5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实施“三区三边三年”绿化工程,全区绿化率保持在35%左右。农村通组道路硬化率大幅度提升。

3、社会事业持续改善

省、市确定的民生实事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全区5年来累计完成专利申请71件、专利授权59件,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3%。全区17所中小学校“三通两平台”信息化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撑学前教育中心、陈家桥中心幼儿园、湘郡铭志学校、茶元头中学等项目进展顺利,启动状元中学扩建。广电影城投入运行,完成“三馆”建设改造任务。全区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完成15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乡卫生院改造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项目建设。新建的区福利中心老年养护院即将投入使用。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五年来,全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552万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093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5人,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清零”计划。全面推进超期安置工作。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0户,完成市园艺场国有农场危房改造278户。完成新滩镇经济适用房、观音庵廉租房建设,启动欣廉住房建设。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完成经济普查和车改摸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工作扎实,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社会管理成效明显,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是我区实现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如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能力较强,国家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和坚持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扶贫攻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必将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将成为我区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邵阳市的城市发展方向跨江向北推进,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北塔组团是全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第四、随着全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自身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和开发区体制的上交,市政府对北塔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同时,我们将享有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湘西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承接产业转移、邵阳东部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叠加效应所带来的种种优惠政策。这将为我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

第二章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新布局,围绕新常态下“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要求,积极拓展城市发展、产业成长、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大众创业、生态优化、政策效用的空间。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思路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滨江新城”这一目标,大力实施“路网拓城、商贸活城、生态秀城”三大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谱写“十三五”北塔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第二节发展战略

路网拓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区“北拓”战略,打造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城市新区,进一步扩大城市路网框架,重点同步推进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实施“三纵七横五桥”路网桥梁贯通工程,启动茶元新城建设,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打通城区对外通道。

商贸活城:加快构建以商贸流通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以二广高速连接线与邵西大道为重点,以“互联网+”为手段,加速形成汽车商贸、建材、小商品等特色商贸物流城,逐步打造区域级商贸物流中心。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配套发展健康、养老、金融等产业,逐步完善房地产、咨询等配套服务业。

生态秀城:坚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突出田园特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建设各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不懈的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一带六园”的建设为重点,构建城区生态体系。以资江北岸新滩、茶元、田江保护圈堤防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滨江城市休闲风光带。

第三节战略重点

坚持壮大经济实力。突出服务型、开放型和生态型的产业特色,以二广高速连接线为重点打造物流集中区,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菜篮子、果盘子、乐园子”为发展重点,做精做优特色农业。鼓励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坚持重点突破,纵深协调发展。把重点区域突破作为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工程和地下管网建设,全力推动湘商文化旅游产业园和滨江区域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一体化发展。

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努力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机构、重点文化设施、社会管理机构,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在更高层次发展,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在更高层次完善,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突出田园特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更加成为人民的自觉,保护田园风光,坚持不懈的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司法公正,增强全区人民法制观念,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强大动力和法制保障。

第四节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优势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重点构筑特色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年均实现增长分别为15%、20%、30%、5%。

基础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加速推进二广高速连接线、邵西大道、雪峰北路、北塔路北段、魏源西路、云山路、龙山路、南山路、虎形山路以及资江北路建设。完成雪峰大桥、桂花大桥建设,启动田江大桥、云山大桥和苗儿大桥工程。启动资江北岸防洪堤新滩、茶元段建设。努力打造“一带六园”项目建设。完善市政管网,地下综合走廊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拓宽村级道路。

人居环境达到新高度。城镇化水平由70.73%提高到73%,城镇人口由7.49万人增加到12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由6.17平方公里增加到12平方公里以上。有效提升全区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和人均居住面积。至2020年,全区城乡居民家庭住房面积达标率不小于6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继续实施封山育林绿色建设,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大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节能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第五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根据全区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资源环境和经济基础,进一步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科学配置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产业优化升级。

1、整体发展格局

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沿雪峰北路、北塔路、魏源路以及西湖北路打造宜居新城;重点建设陈家桥集镇、兴隆集镇。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科学设置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产业发展整体格局:实行严格的区域发展战略,严格界定全区各区域发展方向,在区内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邵西大道以西,虎形山路以南区域以夯实现有产业为基础为主,重点发展商居、金融、文化、社区服务、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相关配套产业。在二广高速连接线和邵西大道两侧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支持状元洲办事处建设滨江休闲旅游区,围绕陈家桥乡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突出新滩镇办事处丹霞地貌资源特点,大力发展养生养老度假基地。推动市园艺场打造城市休闲旅游中心。

2、产业布局

根据全区主体功能分区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重点,促进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发展。

农业布局:根据地理条件和现有基础,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全区农业发展以陈家桥乡和新滩镇办事处为重点,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龙牙百合、有机蔬菜、名优特新水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和休闲农业。

工业布局:围绕湘商产业园、湘窖酒业、恭兵食品、李文食品、东信棉业等骨干企业,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产业布局:围绕资江北岸打造滨江城市休闲旅游带;围绕市园艺场、新滩镇办事处丹霞地貌建立城市休闲旅游中心和茶元新城养生养老度假中心;围绕状元洲办事处原田江乡东部区域和市园艺场片区、陈家桥乡西部片区以及新滩镇办事处原茶元头乡北部片区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片区,形成“一带、两心、三片”的旅游发展格局。在状元洲办事处和新滩镇办事处布局一批商业网点,沿二广高速连接线和邵西大道建立物流园区。

第三章城乡建设

遵循基础设施先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突出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特点,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路、电、水、气、通信五张网,增强城乡建设支撑能力。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乡建设

推动和落实“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乡规划建设理念,科学规划建设好全区每一个乡办场。优化城乡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产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景观区以及生态体系。加强城乡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乡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蓝线、紫线、黄线、绿线、红线的“三区五线”,合理确定城乡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

第二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高标准规划城市,适度控制状元洲老城区开发强度,加快新城区以及陈家桥乡、新滩镇办事处、茶元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建设,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完成二广高速连接线、怀邵衡铁路北塔段建设。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快速推进“三纵七横五桥”建设。完成雪峰大桥、桂花大桥、魏源西路、北塔路北段、邵西大道、虎形山路、云山路、龙山路、资江北路建设,启动苗儿大桥、云山大桥、田江大桥、雪峰北路、南山路和茶元新城建设。加强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的衔接,打通主要交通要道。启动资江北岸新滩、茶元、田江保护圈堤防工程建设,完成枫江防洪堤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汽车站场、公共停车场、地下通道。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度。加快推进新滩镇街道和状元洲街道一批小街小巷改造工程。

第三节完善市政设施

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建设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邮政、消防等一批市政工程,启动江北水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进一步完善全区通讯网建设,实现覆盖全区的通信网络框架。继续完善天然气管道工程,到2020年全区管道燃气使用率大幅提升。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围绕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绿色低碳的要求,加强道路交通、城镇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及生态园林建设,统筹考虑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休闲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商贸和农产品市场、物流配送站等,完善城乡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加强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建设,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改造公交设施,科学规划设置公交线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科学布置公厕、垃圾站等环境设施,提升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城建渣土管理。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打造数字城市。突出抓好城市生态走廊、大型公共绿地和小型城市游园建设,重点实施资江沿岸生态改造工程,在城区交通主干道,打造生态景观林带。提升已建成公园的品位,高标准建设新型公园,启动神滩公园、现代游乐园等;建成北塔生态园、桂花湾生态园、北塔公园、龙山公园。大力整治违法建筑,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加大违法存量建筑拆除力度。

第四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全区村镇体系,统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将我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游客乡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和美丽乡村的示范区。完善全区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建设改造一批规模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中心居民点,减少农村居住空间,扩大田园生态空间。全面协调推进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和水、路、电、气、房、优美环境等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村级道路建设,适度拓宽村级道路,硬化通组道路。保留部分具有历史人文独特风貌的城中村,突出城市特色;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房,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让全区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顺畅便捷的路,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清洁能源,至十三五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超过80%和75%。彻底消除不安全饮水安全隐患,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95%。大力推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工程,至十三五期末,入户率大于60%。


第四章农业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大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发挥各乡办场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着力发展油茶、花卉、水果、延季有机蔬菜等主导产品。扶植农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进一步围绕陈家桥乡、新滩镇办事处拓展大棚蔬菜、精品水果基地,形成“无公害蔬菜、精品水果”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支持茶元头生猪标准化、状元洲办事处水产特色产业园和油茶林基地建设。突出“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的特色,树立“丹霞映江、田园北塔”的生态旅游品牌,围绕“滨江一带、丹霞一区”打造北塔特色的旅游区域,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休闲农庄。积极开展北塔生态园、桂花湾生态园、丹霞山庄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新滩镇办事处、状元洲办事处2个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形成不少于3个休闲农业示范村。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较十二五期间翻一番。

第二节扶植农产品加工企业

围绕酿酒、畜禽、豆类及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努力改进加工手段,扩大加工规模,提升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建设以湘窖酒业为重点的生态酿酒产业链;以恭兵食品等企业为重点的豆制品加工产业链;以李文食品等企业为重点的鲜果产业链。建设上规模的大型标准化屠宰场。到202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数量达13家以上,年加工能力超4万吨、产值超40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称号,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工业

根据2013年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要求,邵坪高速L3连接线以南不再布局工业项目。因此我区工业发展应以夯实现有产业,促进已有产业转型为核心。

第一节狠抓主导产业

一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做强以湘窖酒业、恭兵食品、李文食品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行业,推动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着力引进食品产业链相关企业。扶持东信棉业、百锐工具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促使传统优势产业调优调强、转型升级。二要抓好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加大资金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服务力度,培育几个骨干企业,努力形成以1个20亿元企业为龙头,2-3个10亿元企业为骨干,5个以上5亿元企业为重点,一批亿元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系。以湘商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完成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招商入园企业30家、规模企业10家的任务。同时,对一些小微企业,成长性较好的,要积极支持,热情服务,努力培育。三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新兴产业集聚步伐。

第二节主抓自主创新

一要积极推进品牌创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强质量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含量,着力培育湘窖酒业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创建自主品牌,争创“市名牌”、“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以名牌产品打造知名企业,以知名企业引领工业发展。二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企业、园区两化融合发展示范试点,积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财政鼓励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机制,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整合上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等,选择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第六章第三产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

第一节发展商贸及现代物流业

围绕湘窖酒业、湘窖配套产业园、恭兵食品、李文食品、湘商旅游文化产业园以及汽车生态城等近期重点项目,依托邵西大道和二广高速连接线的交通优势,重点在二广高速连接线和邵西大道两厢区域布局建设以食品仓储、农产品冷库、五金机电建材仓储、一般物流及冷链物流运输为主的商贸物流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惠,鼓励“互联网+”的相关企业入驻,促使物流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规模,提升园区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副食、日杂批发市场等大型商贸市场,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力争将农贸市场管理纳入市场化管理范畴。围绕在建建材市场以及汽车商贸、家用电器、小商品商贸的产业基础,发展家居建材城、汽车生态城以及义乌小商品城,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在云山路以南发展以生活服务为主的商贸产业,引进大型超市,建设特色商业街区、美食街等。建好军粮供应站保障基地,建立健全放心粮油销售网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第二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突出北塔休闲旅游主题,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北塔休闲旅游的整体水平。推动湘窖酒业升级4A级工业景区,建好桂花湾生态园、北塔生态园,建设资江北岸风光带、北塔公园、现代游乐园、动物园、龙山公园、汽车影城等项目,使北塔成为全市具有特色的生态休闲娱乐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区建成4A景区1个,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建立完善旅游快速通道,提高各区域间连接线的等级标准,形成内外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以湘西开发特色旅游村为重点,开发省市级精品旅游线路。鼓励市发展旅游服务公司,努力提高旅游接待和服务水平。提升一批旅游餐饮企业,建设一批星级宾馆、星级农庄,加快培养一批旅游人才。加快推动邵阳华天城酒店和青城恒深大酒店,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抓好农业和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项目,建成旅游观光休闲地。

第三节发展房地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抓好区域规划布局,整顿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房地产事业发展,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督促广夏名都、中驰公馆等一批在建项目安全快速建设,加快推进湘中名都、滨江胜景、桂花西苑、江馨裕泽园、西湖春天、江岸景苑等项目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小区建设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培育房地产骨干企业,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物业管理市场和室内装修市场,培植一批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骨干企业,推动房地产评估、经纪、咨询、测绘、拍卖等行业有序发展。

第四节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深化农村信用改革。培育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担保公司。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大力推行代理代办、投资理财、经纪、策划、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政务、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第五节发展养老健康产业

在茶元新城建立大型社会化养老产业,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扩大乡办敬老院规模,改善设施,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养老项目建设,培育老年公寓市场、老年服务市场及老年娱乐文化市场三大养老市场。


第七章社会事业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才等社会事业,实施“科教领先、文化强区、人才兴区”战略。

第一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围绕湘商文化旅游产业园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第二、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在每个乡办场吸引种植养殖能手创建2至3个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试点。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支持农民网上创业等。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科技经费逐年增加,至“十三五”期末,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小于2.3%。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十三五期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不小于3.2件。

第二节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大力发展幼教事业,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消除代课教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设施。完成状元中学、状元小学、田江小学幼儿园、陈家桥幼儿园、茶元头幼儿园等1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新建和扩建。在状元洲办事处新建一所高标准幼儿园,力争在雪峰北路以西和陈家桥桂花村各规划新建一所小学。力争将邵阳学院北院划归我区用于义务教育办学。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构筑教育资源平台,支持湘郡铭志学校办学。加大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开展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活动。努力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等学生入学率,经常性开展农民工、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建设全区职业教育中心。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小于10.5年。

第三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医疗服务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区医院、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完成消防医院以及22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启动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完成状元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园艺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推动卫生服务站进入社区。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医疗骨干人才,确保到十三五期末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不小于1.95人。鼓励社会办医。并依托各类医疗资源,构筑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智能养老服务设施,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

第四节繁荣基层文化体育事业

加快推动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鼓励全民健身,建好区级文化广场,建设区级剧院。在每个村(社区)各建设3个5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并设置80平方米的演出台。至十三五期末,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不小于450平方米,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不小于6%。组织多层次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第五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转移就业免费提供就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搭建职业培训机构和人才交流平台,加快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农村就业服务网络,确保每个失地农民家庭、零就业家庭和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有弹性、可持续”的要求,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住有所居”。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至“十三五”期末,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不小于95%。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优抚对象抚恤的补助水平,深化殡葬改革。

第六节加大精准扶贫攻坚力度

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脱贫为首要任务,按照“一村一法”和“一户一策”的要求,着力开展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危房改造、教育支持、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生态补偿等脱贫工程,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金融扶贫工作,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建立部门脱贫、行业扶贫责任机制,推行进村入户到人的扶贫机制,完善扶贫思路,提高扶贫针对性,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建立贫困人口特殊医疗救助机制,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确保全区贫困人口2017年全面脱贫。

第七节加强人事人才管理

围绕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单位,鼓励干部职工接受继续再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培养,形成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我区人才库。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搭建平台。拓宽用人渠道,灵活运用考试、招聘、选调等多种方式,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和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库建设。为人才成才提供良好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第八节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人口计生管理,提升出生人口结构和素质,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大力推动妇女、儿童、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及法律援助等工作,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八章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保护和节约利用资源

加强土地管理,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引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初步形成农民安置、旧城改造、新城建设、道路建设、园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六种节地模式,至2020年,全区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小于62公顷/亿元。完善测绘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加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强国土监测与信息化建设工作。

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努力降低农灌用水量。鼓励高耗水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GDP小于110立方米/万元。抓好城市节水工作,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扩大再生水利用。

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推进木材、金属、水泥等节约利用。推进秸秆、农膜、禽畜粪便等循环利用。推进废纸、废旧金属、废旧轮胎和废弃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

第二节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坚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田园城市的重要任务。按照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人工建设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态修复。以建设生态北塔为总任务,以发展生态林业求存量,民生林业求增量,观光林业求流量为内容,全面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美丽北塔,使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WHO标准的达标率。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水源、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保护。集约、限额建设征占林地、湿地、绿地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第三节实施绿色清洁工程

抓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取缔污染企业,对高能耗、高耗材的企业逐步实施转型。加快控制生活污染,大力消减农业污染,加快处置医疗与危险废物,确保清洁的环境。

1、防治流域污染

实施资江流域周边村庄的综合环境整治工程,严禁养殖业污染水源。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定期报告制度和重点河流区县跨界面断面水质控制和考核机制,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综合整治城镇环境

完善城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完成城区雨污分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扩能改造升级。科学设置垃圾回收站点,在有条件的区域启动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在全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医疗垃圾存储设施,进行定期清运。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及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尽量实现填挖方平衡,减少渣土转运。加强城市自然生态建设和保护,合理保留天然林草、江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3、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在全区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继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太阳能入户。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第四节实施低碳节能减排计划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最大限度地挖掘全社会节约能源潜力、减少排放。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节能电机,大力推广节能灯。完善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点布局和建设,加快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能源清洁化进程。

第五节防灾减灾

把新滩镇办事处、陈家桥乡列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重点整治状元洲办事处沿河塌方。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针对危害严重、稳定性差、不能或不易搬迁避让的灾害隐患点,以工程措施为主进行重点治理。对于工程治理方案难以有效治理或治理成本过高的灾害隐患点,实施生物措施治理或者搬迁避让工程。建立区、乡、村三级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应急指挥装备的配备。要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第九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平安北塔、法治北塔、文明北塔和信用北塔建设为重点,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我区社会管理水平,打造平安、法制、信用、文明新北塔。

第一节加强社会安全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公共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活动,推进军民共建,大力支持我区驻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完善公安警务机制。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启动区人民防空指挥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安全综合防控能力,确保全区安全稳定。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强化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细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管理、防范、监督和检查,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高危领域专项整治,力争到2020年亿元GDP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以上,杜绝重特大事故。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推动监管数字化,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四品一械”监管抽验电子信息平台和假劣案件的公示平台,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区两级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体系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6%以上,药品、医疗器械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无源发性重大药品安全事件。

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健全区级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加强公安、消防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协同应对能力、社会公众自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节全面推进依法治

加强司法建设。推进政府及其部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加强公检法司及禁毒等方面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力争完成区公安分局警务技能训练场、户证大厅及状元洲、新滩镇两个派出所的迁建工程。加强禁毒工作,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舆情应对处置能力,抓好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把维稳工作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依法按照政策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的作用,及时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法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协调解决农村各类矛盾的能力,引导农民学好、用好法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推进依法行政。改善政府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规范管理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依法办事。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群防群治机制,推进“无毒社区”创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三节加强信用文明建设

强化政府信用建设。积极推动政务公开,依法公开行政管理信用信息,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和程序,强化政府守信践约机制建设,以自律和诚信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不断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提高决策透明度。

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探索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提高社会信用度。积极开展商品质量和流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信用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商标管理,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投资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和谐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开展文明、诚信宣传主题活动,树立文明、诚信典型,努力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第四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等制度,保证人大及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制度化、规范化。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科学履职、民主履职的能力,提升我区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

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等,在决策前与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广泛协商。着力就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主体、内容、程序、协商成果的应用反馈等进行规范,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章程可循。积极构建以人民政协为重要平台,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互相贯通的协商体制,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在基层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至2020年城镇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提高到90%以上。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加强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预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突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真正做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大力推进基层反腐,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第五节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稳妥做好国家和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接、放、管”工作,加快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制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阳光审批”、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提升审批效率和透明度,力争建好区政务服务中心。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着力提升政府整体效能,建立科学公正、高效准确、系统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协调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责任与权力一致、事权与财权匹配。

妥善做好区划调整工作。加快推进区划调整,力争将邵阳县长阳铺镇、岩口铺镇划归我区。按时间进度稳妥推进撤村并乡工作,确保相关工作平稳进行不出差错。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加快调整和优化财政性资金投资方式,建立市场化的投资管理与约束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努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湘商旅游文化产业园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园区自主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招商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型企业和优质增资项目。

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优势资源,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产业转移,高起点谋划一批就业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把北塔建成产业梯度转移重要基地。

第十章组织规划实施

第一节加强协调管理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市县规划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以本规划为龙头,与相关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共同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各部门、各领域的相关规划、行动方案、专项政策,要围绕本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形成落实总体规划的支撑。落实《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本规划提出的城镇、农林、生态三类空间作为规划衔接的平台,为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和接口。本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方向和空间开发布局的重点,加大部门间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力度,完善相关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专项政策,形成具体操作性措施。精减由市场起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领域的规划,将一些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但不宜编制规划的领域调整为行动方案或专项政策。

第二节分解落实任务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目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各级政府通过改进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城市发展战略意图相一致。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任务,要纳入各乡办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第三节制定实施年度计划

年度计划要依据本规划的总体安排部署,逐年落实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对约束性指标设置年度目标。年度计划报告分析本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节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对重点领域的发展情况适时开展专题评估,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区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根据中期评估情况以及区内外形势变化需要进行修订时,由区政府提出意见,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完善统计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房地产等统计工作,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

第五节动员全社会共同实现规划

本规划是全区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规划的落实也需要群策群力。要面向社会、面向市民、面向游客,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识和了解,有效组织引导公众参与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集全区之力、集各方之智共同落实好规划,共同打造田园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名词解释

1)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2)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3)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4)R&D经费支出: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5)WHO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截至2015年共有194个成员国

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简称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万元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其计算公式为: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既是以万元生产总值为单位。

7)城镇化率:通常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8)三纵七横五桥:指北塔区“十三五”期间主要路网桥梁贯通工程,是我区“路网拓城”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期间的具体落实项目。“三纵”雪峰北路、邵西大道、北塔路北段;“七横”:资江北路、魏源西路、云山路西段、南山路、二广连接线、龙山路西段、虎形山路;“五桥”:雪峰大桥、桂花大桥、田江大桥、云山大桥、苗儿大桥。

9)一带六园:北塔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建设的样板性工程,是我区“生态秀城”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期间的具体落实项目。“一带”:资江北岸沿江风光带;“六园”:神滩公园、北塔公园、龙山公园、湘商文化旅游产业园、北塔生态园桂花湾生态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北塔区委、北塔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北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区政府办电话:0739-5081798 邮箱:btqxzspj@189.cn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06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10157号-1
网站标识码:4305110001 地址: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北塔区委、北塔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北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区政府办电话:0739-5081798 邮箱:btqxzspj@189.cn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06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10157号-1
网站标识码:4305110001
地址: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