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二十)
邵阳市北塔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2015年3月19日在邵阳市北塔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罗 颢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税部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狠抓增收节支,持续改善民生,着力保障重点、深化财政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年度预算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收入方面: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2.2%。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9万元,增幅为10.68%;地税部门完成6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013万元,增幅为17.2%;财政部门完成58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3万元,增幅为25.05%。
支出方面: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951万元,同比增长5.93%。
平衡分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0836万元,上年结转657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575万元,调入资金1249万元,收入总计64118万元。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951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60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06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万元,支出总计64118万元。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主要收入及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
项目 金额(万元) 完成(%)
增值税 1021 88.03
营业税 1649 102.55
企业所得税 275 89
个人所得税 246 106.96
资源税 33 94.29
城市维护建设税 229 83.58
房产税 202 74.54
印花税 67 88.16
城镇土地使用税 216 52.55
土地增值税 233 118.27
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308 101.66
耕地占用税 2760 74.07
契税 600 202.7
非税收入 6049 115.46
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含省市追加支出):
项 目 金额(万元) 完成(%)
一般公共服务 12994 99.3
国防 282 100
公共安全 2099 79.09
教育 4718 89.47
科学技术 102 88.7
文化体育与传媒 272 94.77
社会保障和就业 6767 88.17
医疗卫生 4062 89.22
节能环保 1517 87.23
城乡社区事务 5556 91.1
农林水事务 5142 73.91
交通运输 1836 99.7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431 97.73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114 95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10 15.87
住房保障支出 400 41.41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 291 92.09
其他支出 358 87.96
总体来看,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持续均衡增长,财政支出保障有力,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2014年预算执行特点及主要财政工作
(一)坚持征管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年初,结合各征收单位、各乡办税收增长的特点,及时将任务分解;年中,定期召开财税调度会,协调、解决征管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全年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的动态监控。对重点纳税企业和建安、房地产等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纳税动态跟踪分析,准确把握税源和收入的变化。三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加大对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国有资产收益等非税收入的监管,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的缴库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四是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安排产业引导、财政贴息等资金1879万元,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二)全力筹措资金,助推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围绕国家和省市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政策解析研判力度,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缓解我区经济发展及财政运行压力。2014年,共获得上级各项补助资金2.3亿元,为北塔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继续加大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筹措资金1400万元,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项目”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筹措水利建设资金1638万元,推进枫江防洪堤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病险水库加固等项目建设;落实财政资金629万元,扎实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及“农村集中连片”项目建设,完成普惠制项目26个。
(三)优化财政支出,致力民生改善。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和规范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程序,实行“一卡通”方式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206万元,涉及农户1.2万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投入资金190万元,对大中型养猪场进行环保改造;投入资金570万元,开展“两型村庄”和“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教科文卫事业投入。投入教育资金4718万元,主要用于中小学校舍建设、添置教育设施、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奖教奖学等。其中,投入中小学校校舍建设资金642万元,学前教育中心建设项目资金401万元。投入科技、文化体育374万元,用于支持产业自主创新和项目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其中,投入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三馆维修资金100万元。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投入。投入资金6767万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建设、社区运转经费保障等。其中,投入养老院建设和维护资金360万元,受灾群众住房重建资金100万元。四是加大“三创”投入。落实“三创”经费4059万元,支持推进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建设,支持开展城乡卫生保洁、城市管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推进预算改革,强化财政监督。一是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完善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单位预算执行规范管理。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运作流程和模式,国库直接支付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本级国库直接支付资金达1.89亿元;三是严格规范预算单位账户,加强财政专户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库资金管理,清理部门结余结转专项资金,加大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4年,我区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突出;二是财政管理水平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财政改革亟需进一步深化;三是政府性债务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确保存量债务还本付息难度很大。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新《预算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5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路网拓城、商贸活城、生态秀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创新预算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预算公开透明,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壮大地方财源;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强化风险防控,促进实现北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情况,2015年财政预算主要收支指标安排如下:
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93 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税部门13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地税部门 7733万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部门66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93万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16725万元,本年收入合计32418万元。
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015年财政总收入32418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873万元,预计2015年可用财力31545万元。本年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545万元,按科目划分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316.44万元,同口径增长30.94%;
国防支出304万元,同口径增长93.63%;
公共安全支出1088.55万元,同口径增长1.26%;
教育支出3950.54万元,同口径增长4.71%;
科学技术支出47.84万元,同口径增长2.6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1.12万元,同口径增长21.1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9.19万元,同口径增长32.99%;
医疗卫生支出1614.75万元,同口径增长14.09%;
环境保护支出6.5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25.85万元,同口径增长31.68%;
农林水事务支出1019.31万元,同口径增长23.8%;
交通运输支出175.76万元,同口径增长75.64%;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46.27万元,同口径增长99.85%;
住房保障支出768.48万元,同口径增长74.53%;
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87.4万元,同口径增长10.33%;
预备费945万元;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800万元;
其他支出18万元。
四、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5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经济增长、财税增收,确保财政预算平稳运行。
(一)在财税征管上下功夫,深挖增收潜力。一是大力构建征税网络。组织协调各级涉税部门,形成协税护税网络。坚持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财议税,及时发现和解决财税征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增强全区财税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二是突出征税重点。财税部门要积极沟通协作,准确掌握重点税源企业动态,切实加强跟踪服务和监控,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最大限度挖掘税收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强化财源培植。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资源,整合产业类、园区类等上级补助资金,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有竞争优势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专项经费300万元,重点支持茶元中心完小改建和化解城区大班等校舍改造工程。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制及老年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补助。二是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五保户和孤儿的供养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促进就业再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三是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资金保障,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巩固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四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一事一议”等投入,继续做好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工作。
(三)在推进项目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全力促进城区扩容提质。紧紧抓住湘商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推进城区路网建设;继续加大对市政设施改造投入力度,推进枫江防洪提、江北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建立有利于创国卫的财政体制机制。设置创国卫专项经费,对创国卫重点和难点给予财政保障。进一步扩大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覆盖范围,提升城市形象。
(四)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实现“财政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建立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工作机制;继续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逐步将绩效评价范围覆盖所有的预算单位和所有的财政资金,构建绩效目标明确、考核指标明确、结果应用明确、问责主体明确的绩效管理体系。三是始终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等经费标准,不断压缩“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全面支持重点项目支出,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计划管理,严格政府债务源头控制,规范举债行为,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资金审核、工程付款和决算评审,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五是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流程,科学制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
各位代表,2015年,北塔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财政预算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新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